為什么汽車漆的轉型如此困難?
1.中國汽車涂裝發展迅速 環保問題凸出
到2014年,中國汽車的產量已達到230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市場。2010年以后新建的涂裝線開始大規模地采用先進涂裝技術路線,如水性免中涂體系、高固體分3C1B體系、水性3C1B體系、水性緊湊型涂裝工藝和傳統水性涂料涂裝體系。特別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后,規劃建設的新涂裝線都在采用各種水性涂裝體系。中國新涂裝線技術路線和工藝已經是當今世界汽車涂裝最先進技術的集合。預計到2015年底,采用水性漆涂裝線的數量達到50條以上,產能達到千萬輛以上。這些采用最新技術路線的涂裝線在VOC排放和能源消耗水平方面都能夠達到當前世界汽車涂裝先進水平。努力采用各種緊湊型涂裝工藝,盡量減少投資和土地占用,著力節能降耗,降低VOC排放,已經日益成為中國汽車涂裝行業的共識,成為今后汽車涂裝的技術方向。
上海帥科化工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水性樹脂,具有十余年的行業經驗,詳情請登錄http://m.tjsqsm.com,咨詢熱線4001355115
2.資金投入大 轉水性漆困難重重
然而,中國汽車涂裝業在節能減排方面遇到的最大挑戰是有關在2012年前建成的一大批汽車涂裝線。這些涂裝線絕大多數采用的是傳統中低固份溶劑型涂料系統,VOC排放高,需要進行升級改造。這些涂裝線都是各汽車公司的主力生產線,生產任務緊迫。然而,進行水性漆改造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和較長的停產改造時間,這對國內汽車生產廠來說是一大挑戰。同時,水性漆改造需要一大筆資金投入,盡管合資汽車企業經濟效益相對較好,投入資金改造容易獲得通過,但對大部分國內自主品牌的汽車企業來說,涂裝線水性化改造的費用是一筆很大的投入,甚至超過很多自主品牌車企全年的盈利。對于商用車涂裝生產線改造更是如此。所以,轉水性漆不適用于大部分國內汽車生產廠,特別是自主品牌汽車生產廠的生產線改造。
上海帥科化工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水性樹脂,具有十余年的行業經驗,詳情請登錄http://m.tjsqsm.com,咨詢熱線400135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