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2K PU起“痱子”的原因總結
水性雙組份涂料中,異氰酸酯固化劑除了與含羥基的樹脂反應之外,也與水發生反應,并且生成的產物有二氧化碳。厚涂時二氧化碳氣體逸出不暢,很容易造成起痱子等問題。
水性 2K PU在完成兩個組分的攪拌混合后,干燥過程中發生暗泡、針孔、起“痱子” 等漆膜弊病的風險明顯要比溶劑型 PU大得多的原因在于:其處于有水環境且干燥受相對濕度影響更為明顯。
水性2K PU起“痱子”的原因主要有:
過高的樹脂羥值及低分子量的樹脂。
固化劑加量太多,造成表干過快。
樹脂和固化劑的相容性較差,降低了反應的選擇性。
溶劑揮發過快,使得涂層表面過早成型,阻止剩余溶劑逸出。
噴涂涂膜過厚,高溫條件。當涂層受到日光曝曬或干燥溫度過高則會促使涂膜表面溶劑揮發速度大大加快,容易使涂膜表面迅速固化成膜,底層溶劑沒有時間遷移揮發,造成涂膜出現針孔及“痱子”,而且涂層越厚這種現象越嚴重。
雜質的影響,水及酸值過高,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導致針孔、“痱 子”等涂膜弊病。
涂料中有機硅類表面助劑過多,浮到涂膜表面影響體系的溶劑釋放,使氣泡不易破裂,最終形成針孔及“痱子”。
專注高品質水性樹脂研發生產廠家請登陸http://m.tjsqsm.com咨詢熱線4001355115